經(jīng)過前期的道德講堂環(huán)境布置、資料收集、培訓等一系列精心準備,6月17日,濟南中學“知感恩行孝道”主題宣講活動在學校道德講堂如期進行,來自高一1班的50余名學生和部分教師參加了道德宣講活動,接受道德洗禮。團委書記劉欣受邀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精彩的道德報告課。
這次道德講堂宣講活動程序包括“自我反省、唱歌曲、學模范、誦經(jīng)典、念勸善詞、發(fā)善心、送吉祥、行崇德禮”八個環(huán)節(jié),活動在納入學校整體道德講堂工作部署的基礎上,努力給學生打造一個“品味國學精粹,體悟大愛人生”的交流愛、感受愛的平臺,引導學生感悟道德,胸懷感恩,養(yǎng)成習慣,踐行美德。
本次道德講堂活動以“聽、看、講、思、評”的形式,強化互動,注重引領,以潛移默化和交流互動的方式達到“感染人、啟發(fā)人、影響人”的目的。一是自我反省。主講人劉欣引導學生回想父母撫養(yǎng)自己的辛勞,激發(fā)感恩父母之情;二是唱歌曲。師生一起聲情并茂的演唱《跪羊圖》,體會歌詞中感恩父母的思想境界;三是學模范。宣講員劉安然同學深情地講述“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感人至深,道德講堂內(nèi)鴉雀無聲,感恩父母的事跡與同學們的情感體驗相互交融共振,讓大家真切體悟到大愛人生應始于“感恩父母,孝行天下”,應從身邊做起,從自我做起;四是誦經(jīng)典。李承乾同學領誦經(jīng)典國粹《弟子規(guī)》孝篇,聲情并茂朗誦中感知國學孝文化的精髓。五是念勸善詞。劉欣帶領大家誦讀三遍屈原《離騷》中的道德經(jīng)典句“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并深入淺出地闡明要義;六是發(fā)善心。大家一起誦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這句千年文明古國積淀下來文化經(jīng)典句,牢記“厚德善行,吉祥相伴”的道德古訓;七是行崇德禮。師生心懷崇德之心,行“崇德”禮;八是送吉祥。劉欣人旁征博引,引導學生諸事“孝”字為先,做一個有孝心、有道德的人,并祝福天下父母安康、吉祥。
濟南中學道德講堂的的開啟,立足于用身邊的故事影響人生,用經(jīng)典的詩詞陶冶心靈,用熟悉的旋律唱響激情,用澎湃的熱情促進行動,引導師生品悟道德力量,升華道德素養(yǎng)。學校將以持續(xù)開展的道德講堂活動為契機,提升師生道德水準和文明程度,并終將推動學校各項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