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則股權轉讓公告,再度引起了市場對海信內部股權關系的關注。
近日,青島產權交易所公告顯示,海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信集團”)將其持有的青島海信中非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信中非”)和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下稱“BVI”)的有關股權進行掛牌轉讓。目前,海信中非股權已經成交,BVI尚在掛牌期。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股權轉讓中,海信集團對接盤方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量身定做”的跡象明顯。目前,尚不清楚是誰接手了海信中非以及誰將接手BVI,但青島海信電子產業(yè)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信電子”)已被市場人士懷疑為潛在受讓方。
海信電子是海信集團管理層及職工持股的公司,此前其已經將海信空調、海信地產等資產納入囊中。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經過多次變更,海信電子中的國有股權已經降至半數(shù)以下。海信中非、BVI的股權會否被海信電子拿下,海信電子最終走向何方?引人深究。
不錯的資產
海信中非和BVI在青島產權交易所的掛牌時間分別為8月29日和10月25日,海信集團持有前者53%股權,持有后者11.33%股權。公告顯示,海信集團將這些股權全部掛牌出售,分別標價3.59億元和8031萬元,比對應的凈資產溢價4.6%和119.3%。
“這都算是海信集團下面不錯的資產。”一位業(yè)內人士對導報記者表示。
據(jù)了解,海信中非系海信集團與中非發(fā)展基金有限公司于2011年合資成立的公司,注冊資本6.4億元,全面負責海信集團在非洲和中東市場的發(fā)展規(guī)劃、生產管理、市場開拓與運營等業(yè)務,被海信集團認為是拓展海外市場的一大平臺,海信電器(600060)為此還特別于今年注銷了其在非洲設立的海信南非發(fā)展有限公司。
據(jù)8月29日青島產權交易所的掛牌公告顯示,海信中非今年前4個月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達到8.4億元,利潤1914.19萬元。
BVI則成立時間較早,這家由海信集團首席科學家黃衛(wèi)平任法人的中外合資企業(yè),近年來在光通訊等技術領域一直處于較為領先的水平,使得企業(yè)經營狀況較佳。公司總經理宋文輝今年9月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雖然光通訊行業(yè)整體發(fā)展速度放緩,但BVI依舊保持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此次轉讓公告也顯示,2012年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23.9億元,凈利潤1.56億元。
多位業(yè)內人士就此向導報記者表示,兩家公司盈利能力尚可,前景頗佳。那么,海信集團為何出售公司股權?誰又會接盤?
轉讓的玄機
導報記者15日多次致電海信集團相關部門,并發(fā)送了采訪郵件,欲了解海信中非、BVI的股權轉讓情況,但至截稿未獲回應。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兩家公司在轉讓公告中對接盤方的要求較為苛刻,令人感覺已經有了明確目標。
如海信中非在掛牌公告中就表示,意向受讓方2012年度經審計的營業(yè)額需達到120億元人民幣以上,從事家電銷售行業(yè)。
“公告還要求,受讓方成為大股東后,需重新取得海信商標,并按照海信集團統(tǒng)一的海外銷售政策銷售相關產品。這預示著,該公司不會轉出海信體系之外,將是海信內部的資產騰挪。”上述業(yè)內分析人士認為。
海信集團對BVI股權的意向受讓方的要求則包括“注冊資本不低于1.8億元人民幣,持有或曾經持有境外從事光電寬帶通信產品經營的企業(yè)股權,2012年合并報表營業(yè)收入不低于50億元”等,也像是量身定做。而且,BVI的股權轉讓公告中還明確表示,原股東并未放棄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