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馬文靜 記者 胡德光)“侄媳婦,真是對不起,我態(tài)度不好,不該罵罵咧咧的。咱們以后還是好鄰居,那些雜物我馬上就收拾走!麻煩劉院長和楊法官了,感謝你們。”老楊頭連連致歉。至此,巨野縣田莊鎮(zhèn)佃戶屯村一起因宅基地引發(fā)的相鄰權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近日,巨野法院副院長劉波與民事法官楊松青在例行走訪貧困戶時接到村干部的請求,希望他們在處理完相關扶貧事宜后對村里矛盾頗深的一對鄰居進行調解。
在示范村建設過程中,佃戶屯村坑坑洼洼的泥路拓寬,被重新規(guī)劃成平整的水泥路。由于路面西移,路西側老楊頭對門兄弟家約10平方米的宅基地擋在了路東側老楊頭家門口。因為是多年同輩鄰居,兩家也沒在意。老楊頭平時也將自己家中的雜物堆放在那塊宅基地上。
所有矛盾起源于老楊頭對門兒媳婦的一次倒車。老楊頭堆放的雜物阻礙了倒車,對門兒媳婦便要求老楊頭得空清理一下,不料卻激起了老楊頭的“倔脾氣”。“這路在我家門口,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用你在這教訓我!”老楊頭罵罵咧咧,語氣有點難聽。誰知對門也不是好惹的。“這可是我家的宅基地,讓你放東西了嗎?平時我不在意,你干什么無所謂。我讓你挪點東西怎么了!”兩家開始互相謾罵。從此兩家一出門就看對方不順眼,互不搭理。
隨著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不斷推進,每家每戶門前都筑上了水泥路。“那是我家宅基地,就不讓你筑。”老楊頭一聽對門這話更來氣,出門又是一頓罵罵咧咧,兩家又開始了唇槍舌劍。要不是街坊鄰居大力勸解,差點就動起手來。
村干部多次調解均無功而返,便拜托民事法官楊松青調解處理這一棘手難題。
楊松青在充分了解事情經過后,找到“倔強”的老楊頭,向他表明侵占他人宅基地的法律后果以及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一番釋法明理后,“倔強”的老楊頭認識到了自身的錯誤,主動找到對門道歉,對方也表示諒解。
“遠親不如近鄰,有什么矛盾大家好好解決,注意態(tài)度。以后好好相處,別動不動就罵罵咧咧的,趕緊把東西收拾走吧。”在兩家握手言和后,楊松青對老楊頭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