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濟南歷城區(qū)遙墻街道小清河畔,小清河復航工程600余套設備、800余名施工人員忙碌不息,24小時不間斷作業(yè),向“6·30防汛”節(jié)點目標發(fā)起沖刺。
據小清河濟南段施工方中鐵二十五局小清河復航項目經理楊志文介紹,該項目于2月上旬開始復工復產,是濟南市最早復工的項目之一。目前航道開挖工程已全面展開,右岸戧臺以上二級邊坡土方基本挖除,搭設鋼便橋3座,浮橋4座,目前正進行緊張的水下疏浚施工。
針對防疫期特殊情況,小清河復航項目部未雨綢繆,讓施工人員提前返工、提前隔離,在做好防疫的基礎上按時復工。除了提前讓返濟外地施工人員隔離外,項目就近擇工,堅持入場必須測體溫、必須戴口罩、必須實名登記、工前所有器具和機械必須消毒的“四必須”原則,盡最大努力確保人員設備及時到位。
據了解,為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快施工進度,施工方成立工作專班專組,制訂科學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計劃,明確目標,嚴格實施工期倒排、掛圖作戰(zhàn),把施工任務具體分解到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將標段分為10個工作面,將陸上開挖、疏浚開挖和攪拌站建設等工序同步開動,交叉作業(yè);管理人員分段包管,24小時輪班作業(yè),全力以赴保障施工生產進度。“我們必須爭分奪秒搶抓工期,才能確保節(jié)點目標完成,現在進場項目管理人員800余人,動用各種機械設備657臺套,其中挖掘機96臺、長臂挖機86臺、挖泥船5艘、土方自卸車335臺等。”該項目總工于秀龍介紹。
據悉,小清河復航工程是山東省重點水利工程“頭號工程”,是濟南、濱州、淄博、濰坊、東營等市汛期重要行洪泄洪通道,其建成后不僅能進一步提高防洪減災能力,保護小清河流域2700余萬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將成為貫穿山東省中部經濟走廊的一條內河水運大通道,對推進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具有重要意義。(王曉芳 通訊員 付金艷 張國慶 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