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南昌11月22日電 (蘇路程 姜濤)沒有固定攤位,沒有特別材料,20多年保持“一毛錢一串”的價格。連日來,江西南昌65歲老人程應清因二十多年擺攤售賣小吃從未漲價躥紅網(wǎng)絡,更被內(nèi)地廣大網(wǎng)友稱為“一毛奶奶”。

程應清一家經(jīng)濟拮據(jù),一家三口“蝸居”在一處約30平方米的房子。21年前,為貼補家用,她開始擺攤售賣自制的藕片、豆泡、火腿腸等小吃。根據(jù)當時的物價水平,程應清的小吃按一毛錢一串銷售。如今,她售賣的小吃仍未漲價。
22日下午,記者來到老人攤位前看到,數(shù)十位網(wǎng)友慕名前來排隊購買。程應清的攤位是一張簡單陳舊的桌子,上面擺放著藕片、豆泡等小食物和醬料,老人正佝僂著背制作美食。
這幾天,隨著社交網(wǎng)絡的傳播,來逛程應清攤位的人也多了起來。記者看到,老人的食物全都用一根根牙簽串起來,蘸上由醬油、麻油、辣椒等調(diào)制的蘸醬,就成了一串串的小吃了。
一位正在南昌出差的陜西客商特意趕到現(xiàn)場購買老人售賣的小吃。他告訴記者,老人的故事充滿正能量,“我只是想來看看她,想買點小吃順便表達點心意。”
12歲的南昌小男孩徐昊梁是程應清的“常客”。他告訴記者,他從小愛吃“一毛”奶奶自制的拌蓮藕,“程奶奶以前會把賣不完的藕片送給我,現(xiàn)在她的生意很好,沒有剩余的了。”
“‘一毛’奶奶的故事讓我感覺很震撼、很感動,現(xiàn)在物價上漲,她卻一直不提價。”特意驅(qū)車50分鐘前來“捧場”的劉丹為女兒購買了一小包藕片和甜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三學生認為,老人的行為值得大家學習,不貪錢、不貪利,踏踏實實做事做人。“這種良心價是按照她的本性在做買賣。”(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