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加工過程都由李萍的團隊自行完成,胎盤加工的場所則是在租來的房子里。
5月15日中午,李萍坐在婦產(chǎn)醫(yī)院門口,掏出手機給同伴陶蕓打電話:“在嗎?我馬上過來。”
掛斷電話后,她指向醫(yī)院斜對面的一個小區(qū),對記者說,“就在這個樓上,我們走,再不做的話,別人出高價就賣了。”
這個胎盤作坊位于一棟居民樓的四樓,沒有任何招牌。陶蕓說,為躲避監(jiān)管,她只能在這間月租金5000多元的出租屋里從事胎盤加工。
房間面積不超過60平米,原為一室一廳一廚一衛(wèi)的格局,不過,客廳被隔斷,騰出一個房間放床。
房間靠窗的桌上擺放著兩個電烤箱,桌下的箱子里裝著制作胎盤膠囊所需的空膠囊。房間的隔壁就是廚房。
李萍說,她已經(jīng)準備好兩個胎盤放在盆里備用,一個是前一天從婦產(chǎn)醫(yī)院拿到的,另一個正是當天上午在醫(yī)院拿到的。
首先是清洗。李萍從裝滿水的不銹鋼盆里拿出一個胎盤,用剪刀剪去臍帶,再在胎盤上剪開多個口子,讓胎盤里的淤血流出。胎盤被放入盆中后,水色立即變?yōu)榧t黑色,李萍用手攪動一番,一股腥味撲鼻而來,“前幾天我給一個小伙子做,他受不了這個味道,一直捂著鼻子”。
胎盤洗凈后,李萍把胎盤放在一個正在燒水的鍋中煮,灰黑色的沫兒慢慢浮現(xiàn),李萍手持長勺,舀開廢沫,“不能全部煮熟了,主要就是清理這些臟東西”。
煮了約8分鐘,李萍將煮過的胎盤放入涼水中降溫,再將水瀝干。
一個普通的砧板、一把菜刀,接下來的活兒交由陶蕓操刀。她將胎盤放在砧板上切成碎片。“越碎越好,水分散得更快。”她說。
約5分鐘后,李萍將切好的胎盤片分放在兩個烤盤里,撥勻,然后端著烤盤來到隔壁房間。陶蕓接通兩個烤箱電源,調整烘烤時間,放入胎盤片。
“烤20多分鐘就好。”李萍盯著烤箱內(nèi)的胎盤片說,“味道太大了,開一下窗戶。”陶蕓走過來將窗戶打開,但顯然開窗作用不大。
在等待胎盤烘干的間隙,李萍向記者說:“吃胎盤的功效很好,美容、補血、治燒傷、治燙傷,不孕不育都可以治療。”
烤干后的胎盤片體積縮小,變成焦炭一般的黑色。陶蕓將胎盤片端出,倒入打粉機里粉碎,變?yōu)橐欢淹咙S色粉末。
陶蕓從桌下紙箱拿出一袋紅黃分段的空膠囊,和李萍一起將胎盤粉裝入空膠囊內(nèi),二人手法嫻熟,裝一顆胎盤膠囊用時不超過兩秒。
“這一個胎盤裝了112顆膠囊。”李萍說,由于這個胎盤是客戶按整個訂的,還是按800元收費。要是按10元一顆的價格單賣,能賣到1000多塊錢,利潤更高。
李萍將胎盤膠囊放入一個塑料瓶中保存。從胎盤清洗到加工完成,用時約一小時。
這些被加工好的胎盤膠囊被李萍拿走。在小區(qū)外,李萍將一個新鮮胎盤和這瓶胎盤膠囊賣給了一名男子,總價1300元,陶蕓分得100元,李萍入賬1200元。
李萍說,她以前做“黃牛”時,在醫(yī)院遞名片的同時向他人介紹胎盤膠囊的生意,她的買家大多是這樣一點一點積累起來,也會有買家推薦認識的人向她要貨。
為獲取更多利潤,她更多的還是按顆出售,一個胎盤賣到1000多元。
“有時候一天能賣2、3個胎盤。”李萍說,在生意好、貨源充足的情況下,月入10萬并不難。
倒賣者之間資源共享相互供銷
在李萍看來,貨源充足相當重要,即使手頭暫時沒有,她也有辦法隨時弄到胎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