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直播火了,不少人乘勢起飛抓住機會找到“事業(yè)第二春”。“撞臉兵馬俑”的董宇輝就是其中一員。他能讓當年一上英語課就犯困的你,如今準時到直播間打卡,一邊全神貫注地聽課,一邊心甘情愿地買單。董宇輝何許人也?他的“破圈之路”或許不可復制,但一定有借鑒之處。
教書育人
金句不斷的英語老師
先用一位網(wǎng)友的經(jīng)歷,來說明董宇輝究竟有多讓人“上頭”吧。
“第一天點進直播間,他在賣大米,說‘你后來吃過很多菜,但是那些菜都沒有味道了,因為每次吃菜的時候,你得回答問題,得迎來送去,得敬酒,得謹小慎微,你吃得不自由,你后來回到家里頭,就是這樣的西紅柿炒雞蛋、麻婆豆腐,甚至是炒土豆絲兒,真香,越吃越舒服’。說到了心坎兒上,我買了一袋。
“第二次點進直播間,他又在賣大米,說‘我想把天空大海給你,把大江大河給你,沒辦法,好的東西就是想慷慨地給你’。我又買了一袋。
“今天第三次點進直播間,他還是在賣大米,說‘我沒有帶你去看過長白山皚皚的白雪,我沒有帶你去感受過十月田間吹過的微風,我沒有帶你去看過沉甸甸得彎下腰、猶如智者般的谷穗,我沒有帶你去見證過這一切,但是,親愛的,我可以讓你去品嘗這樣的大米’。說到了我的心坎兒上,我又買了一袋。
“剛剛進直播間,他又在賣大米,我發(fā)誓再也不買了,但是他說‘以前我做老師的時候,我會穿白T恤或者西服外套講課,這樣孩子們會覺得我很重視這節(jié)課。即使現(xiàn)在我大腦不轉其實很久了,但我上來之前還是做了30個俯臥撐,你不要讓我坐著了,我愿意站在這里’。我又買了。在知識付費的直播間,我付費了N袋大米。”
沖動消費不可取。但看到這里,即便你沒有進過直播間,不認識董宇輝,也多少能夠明白當下“直播帶貨”已經(jīng)“卷”到不行,董宇輝為何能行。
想要快速了解一個人,通常是看他身上的標簽。董宇輝上一次被眾人熟知,是作為新東方英語名師。他出身陜西農(nóng)村,就讀于西安外國語大學,2015年畢業(yè)時,曾面對保研和年薪20萬元的工作,難以抉擇。父親問他:“如果你造了一個很好的汽車或是很貴的手表,然后把它賣給很富有的人,這對社會五年到十年后的發(fā)展有什么價值或貢獻?”一語點醒夢中人,董宇輝意識到能夠影響、改變和成就人的工作是最有價值的,便決定去做教育。他放棄了3個offer,并從1000多人的面試中脫穎而出,加入西安新東方。2016年,董宇輝當選(新東方)當時最年輕的英語教研主管。2019年,加入新東方在線教授網(wǎng)課。
董宇輝在西安的工作間內(nèi),書柜上擺滿了書。他總能出口成章,課堂上金句不斷,在業(yè)內(nèi)小有名氣。董宇輝曾在一場演講中說:“當你背單詞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當你算數(shù)學時,南太平洋的海鷗正掠過海岸;當你上晚自習時,地球的極圈正五彩斑斕。”有學生評價他總能給人帶來希望。
直播帶貨
知識輸出憑才華爆紅
“終于看到有知識分子闖入直播帶貨領域了,這才是直播變革的開始。”東方甄選抖音號下的這條評論,收獲很多點贊。
如今,董宇輝微博賬號認證是“東方甄選銷售員”。29歲的他轉型成為直播電商領域的新晉網(wǎng)紅,自稱“中關村周杰倫”,網(wǎng)友開玩笑說他“撞臉兵馬俑”。
“這個牛排的口感,第一個叫做juicy,多汁的;你的牙齒咬到叫做tender,嫩的,我們一般說一個東西嫩,還可以用delicate……”董宇輝一邊賣牛排,一邊教英文,從杜甫、蘇東坡談到尼采、黑格爾、蘇格拉底、莎士比亞……他用發(fā)音標準的英文介紹牛排,也能隨口用“美好的就如山泉,就如明月,就如穿過峽谷的風,就如仲夏夜的夢”來形容商品;他介紹鐵鍋,“是媽媽的手,父親憂愁的面容,是老人盼游子回家的心”。他說火腿,是風的味道,是鹽的味道,大自然的魔法和時光腌制而成。
董宇輝憑實力火了,憑才華重回聚光燈下。數(shù)據(jù)顯示,東方甄選直播間6月10日晚間直播,峰值人數(shù)達到10.8萬,直播商品數(shù)共125件,直播銷量19.8萬件,直播銷售總額達到1534.3萬元,相較首播成績翻了近三倍。幾天時間內(nèi),東方甄選抖音號粉絲數(shù)量也在飆升,截至目前,已有659.4萬。
“昨晚10.8萬人在我的直播間里,聽我講書,幾萬冊圖書迅速售空。作為一名曾經(jīng)的老師和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銷售員,傳遞知識,讓人喜歡閱讀,最終熱愛生活,這是我的福氣、榮幸和使命。”董宇輝6月13日發(fā)微博,表示興奮、激動。
近日,他接受媒體采訪稱,自己當初轉型主播也遭遇到很多痛苦,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觀眾逐漸接受和喜歡上了他的主播風格。走紅后,生活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除了走在馬路上會被人要求合影,手機里的消息再也回復不完了。董宇輝說,目前計劃繼續(xù)深化自己的主播專業(yè)能力,未來也可能考慮去山村支教。
擁抱變化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寒門出貴子,“草根”實現(xiàn)逆襲,再就業(yè)成功。這些關鍵詞已經(jīng)足夠讓人熱血沸騰。但還能繼續(xù)熱多久?下一個“風口”在哪?值得思考。就像董宇輝自己說的:“我曾經(jīng)相信火是必然,但你也得承認它確實是偶然。”
新東方上一個這么火的人叫羅永浩。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尚不夠發(fā)達的年代,很多學生將羅永浩幽默詼諧的講課內(nèi)容錄下來并發(fā)到網(wǎng)上,憑借“老羅語錄”,羅永浩成為初代網(wǎng)紅。后來,創(chuàng)業(yè)失敗欠下6億元債務后,他又轉型做直播帶貨。
董宇輝和羅永浩的成功之路是相似的——做過新東方老師,轉型搞直播帶貨。他們的成功之處也是相通的——極為出眾的口才成為“殺手锏”。很顯然,下一個火的人還將繼續(xù)出現(xiàn)。
去年,新東方遭遇重挫。此后便選擇“兩只腳走路”,開始進軍直播帶貨。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組建隊伍,直播間定位“做有文化內(nèi)涵的直播帶貨”,講解地理知識、風土人情。從個位數(shù)到十幾萬人在線觀看直播,東方甄選用了半年。“開辟一個新的賽道(東方甄選),未來也許能夠為新東方帶來新的起色。”俞敏洪曾表示。
“我就是一個農(nóng)民的孩子,或者說是一個如你我一樣在大城市努力奮斗的年輕人。”董宇輝這樣評價自己。他的成功或許不可復制,但經(jīng)驗能夠被人借鑒、得到推廣! (jù)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