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高峰 通訊員 趙詩影 報道
本報魚臺訊 “大爺,咱們村現(xiàn)在實行垃圾分類了,您拿的這個廚房垃圾要放到一般垃圾桶內(nèi),但是咱裝垃圾的塑料袋得放到可回收垃圾桶里。”7月8日,魚臺縣清河鎮(zhèn)鞏莊村包村干部謝柯向村民張沛友介紹垃圾分類注意事項。
魚臺縣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切入點,與垃圾焚燒廠合作,以可焚燒和不可焚燒為分類標(biāo)準(zhǔn),引導(dǎo)村民對生活垃圾進(jìn)行分類處置。在試點村,每戶發(fā)2個垃圾桶,價值30元,簡便易行,又能做到“源頭減量”。目前全縣已有142個村實施垃圾分類,占比60.7%,累計向群眾發(fā)放垃圾桶23000多個,逐漸實現(xiàn)“人人講分類,戶戶會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