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素質農民集中培訓結束了,今年的培訓新增了很多內容,廣大學員收獲滿滿,不僅是技術上的提高,更是經營理念上的改變。以前辛辛苦苦忙一年,接近年關,是廣大農民最空閑的時間。喝個小酒,搓個麻將,置辦一下年貨,日子輕松愜意。
今年,蓬萊區(qū)的廣大高素質農民,來了一個不一樣的開門紅。這不,一路回訪下來,田間地頭相互參觀學習的學員比比皆是。
蘋果地里雪中論“剪”
1月12日晚上的一場大雪,讓田地間濃妝素裹。想著天寒地凍,學員們會不會休息一天呢?當我們駕車戰(zhàn)戰(zhàn)兢兢來到大辛店鎮(zhèn)西師古莊村地頭的時候,遠遠就聽見一陣陣的爭吵聲。循聲找去,七八個學員在雪地里,圍著一棵樹、兩個人。走近細看,一人拿剪,一人握鋸,正是我們的學員王廷明和李啟強,倆人為一個樹枝該不該留爭得面紅耳赤。一番爭論,最后王廷明的修剪理論折服了大家,他從紅富士蘋果的頂端優(yōu)勢、旺枝帶頭到本樹及其臨樹的透光性,講了為什么要去掉那個樹枝。鏡頭轉到仙人李家村,更多的學員圍著老技術推廣員陳勝泉,看著他一會兒剪刀一會兒鋸,邊動手邊講解,有拍照的,有錄視頻的,也有不時提問的。每個人身上都落了厚厚的一層雪,拍照拍視頻的凍得面部表情都猙獰了,但是這絲毫抵擋不了大家學習的熱情。近中午回城的路上,因為一個長坡,車子打滑,我們三個人下來邊推車邊熱議起我們的學員,好像是受他們的感染,我們也覺得熱情高漲,勁頭十足,三個女同志硬是推了幾十米,把車子推上了長坡。思維轉變的不僅僅是我們的學員,還有我們教師,跟蹤服務不再局限于集中外出參觀,隨時隨地田間地頭走一走,看到我們學員太多的變化,太多的感動。
櫻桃棚里拜師學藝
學員范玉萃外出參觀學習后,家里的大櫻桃上了避雨棚,每畝地一次性兩萬元的投入獲得了每年的高收益回報,輻射帶動了周邊很多農戶。經過我們的宣傳報道后,不少學員都很感興趣,紛紛聯(lián)系我們,要到范玉萃的地里看一看。1月15日,周六的一個下午,風又急又硬,大家相約來到范玉萃的地頭,聽她介紹避雨棚的搭建、材質的選擇、避免的彎路。因為她的這個棚子屬于涼棚,而附近有一個學員劉冬家不僅有涼棚,還有冷棚,比涼棚更好。大家一致決定,到劉冬家的地頭,繼續(xù)學習。車子沿著崎嶇的山路,七拐八繞二十幾分鐘,到達劉冬家的櫻桃大棚。四個涼棚跟范玉萃家的一樣,還有兩個外觀看起來背陰面遮著厚厚的棉被的大棚,就是所謂的冷棚。冷棚內,剛修剪了一半的櫻桃樹,面對前來學習的學員,劉冬及其老公停下手里的活計,耐心地給大家介紹。冷棚一個造價十萬元左右,而且對技術要求更高,特別是開花季,幾乎二十四小時不能離開人,溫度要求也更嚴格,稍有不慎,可能一年的投入打水漂。但是冷棚的大櫻桃在四月底上市,最高能賣到八九十元一斤。聽了劉冬的介紹,很多學員陷入沉思,紛紛表示沒想到兩種棚子差這么多,要回家好好考慮一下。我們教師也陷入了深思,課堂上講得再詳細明了,真是不如實地看一下,以后我們的培訓方式,是不是也得做出一些改變呢?
葡萄架下用心取經
要說這幾年的爆品水果,陽光玫瑰葡萄絕對拔得頭籌,是這幾年發(fā)展最快的一個品種。管理得當,質量過硬,每斤三十元的價格還不愁銷路。隨著這幾天的回訪,部分學員表達了想學習種植陽光玫瑰的想法,1月20日,我們著手安排上。小門家鎮(zhèn)于莊村的學員張春英,家里三十幾畝葡萄園,全部種植了陽光玫瑰,今年賣了二百多萬元,聽說我們要帶學員去參觀學習,兩口子早早地等在地頭。陽光玫瑰葡萄也是避雨棚栽培,說到管理模式,張春英說比蘋果好管理,立刻給了在場學員很大的信心。一番交談下來,我們才知道,除了附近十里八村的人來學習,招遠、龍口也有不少人慕名而來。張春英今年參加了我們省級的農業(yè)經理人培訓,眼界更高,思維更寬,回來后立刻又承包了十幾畝地,進一步擴大了經營規(guī)模。一家致富不忘本,抱團發(fā)展是王道,張春英兩口子一直牢記我們的培訓理念,除了教給大家管理技術,其老公楊建偉更是義務技術員,誰家需要去誰家。過兩天葡萄園要開始剪枝了,楊利偉又要開始連軸轉的日子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看著累并快樂的兩口子,細品著學員們質樸的感激之言,仿佛寒冬遇到暖陽,任誰的心里都是暖暖的。
我們的培訓還會繼續(xù),我們的回訪還在繼續(xù),這一路走下來,學員的變化我們看在眼里,學員的發(fā)展我們喜在心頭。這就是我們培訓的意義所在,這就是我們?yōu)猷l(xiāng)村振興培育的高素質農民。參加我們高素質農民培育的學員,有的被相關農業(yè)公司聘為技術員,有的帶動周圍的人共同致富,更可喜的是多名學員被各級電視臺采訪、拍攝專題片,帶動輻射范圍更廣?粗麄円稽c點發(fā)展壯大,看著他們一步步越走越扎實,作為培訓教師的我們,微笑關注,暗自思忖,學員的農忙戰(zhàn)線提前至此,我們的培訓,是不是也要更接地氣,更加實用。2022年,讓我們砥礪前行、繼續(xù)奮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