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趙雪飛 呂延龍
記者 張海峰 報道
本報禹城訊 “這個村的‘兩委’干部近親屬數據存在疑點,需要進一步分析。”前不久,禹城市委第四巡察組組長王國洪拿著《村級巡察基本情況匯總表》和組員們共同分析研判被巡察村級黨組織的各項信息。經過比對分析,他們從某村基本情況匯總表中找出潛在問題5個、值得深入了解的問題2個。
近期,禹城市十四屆市委第一輪巡察工作全面啟動,分別對梁家鎮(zhèn)、張莊鎮(zhèn)和辛寨鎮(zhèn)的鎮(zhèn)黨委及所轄30個村級黨組織開展集中巡察。巡察中,禹城市委巡察機構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運用繪制“一村一表”、公布巡察“二維碼”、村居走訪“十必到”的“三點合一”新模式,推動村居巡察有形有質有效開展。
“一村一表”,讓巡察監(jiān)督更精準。巡察組進駐后,通過總結經驗做法,將被巡察村居的基本情況、人員構成和困難群眾情況等14項內容整理后制成“一村一表”,將被巡察村居歷年來的相關數據更加直觀地呈現在工作人員面前,為下一步入村走訪、談話奠定數據基礎。“以往巡察村級黨組織涉及數據多、內容雜亂,工作人員需要同時打開很多表格才能了解村里情況。這個表既有橫向比對,也有縱向分析,太方便了!”參加過多輪巡察的巡察組成員劉加說。
“碼”上連線,讓民情民意更暢通。禹城市委巡察組針對村(社區(qū))信息收集渠道較窄、不夠靈活等問題,將巡察“二維碼”與巡察公告同步公開,安排專人24小時微信在線,傾聽社情民意、受理信訪舉報,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分類識別、及時督辦,“深夜受理”和“周末受理”成為常態(tài),解決了群眾“不敢說、不便說”的問題。
“十必到”,讓巡察走訪無死角。禹城市委巡察機構根據村居巡察特點,運用“十必到”的走訪模式,將村級活動場所、公開欄、主街、農業(yè)生產一線、小廣場、危房改造戶、養(yǎng)殖戶、困難群眾家、老黨員干部家和灌溉河流等10處作為走訪必到地點,將巡察視角進一步放大,全方位了解村居情況,助推村居巡察提質增效。
“村居巡察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我們通過創(chuàng)新模式,進一步提升了村居巡察質效,打通巡察監(jiān)督末端,切實讓群眾滿意。”禹城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jiān)委主任張建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