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講得太好了,這一茬西紅柿馬上就能收了,希望能有個好收成,賣個好價錢。”近日,在定陶區(qū)黃店鎮(zhèn)周海村蔬菜大棚內,參加農技微課堂的菜農們紛紛笑著說。
眼下秋延遲西紅柿即將進入成熟期。為保證蔬菜高產穩(wěn)產,連日來,黃店鎮(zhèn)農技人員深入大棚開展技能指導培訓,與菜農面對面交流,指導農戶科學應對天氣降溫及西紅柿病蟲害防治,為菜農增收保駕護航。
記者走進周海村村民何啟才的蔬菜大棚里,只見綠油油的西紅柿植株整齊排列,長勢喜人,農技人員正仔細查看西紅柿生長情況,指導大棚保溫防凍、施肥澆水、病害防治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注意事項。
“秋延遲西紅柿的病蟲害防治至關重要,常見的灰葉斑病、灰霉病、晚疫病和早疫病等病害一旦爆發(fā),將對產量造成嚴重影響,在接下來的管護中一定要注意做好水肥管理和溫濕度調控,做好合理通風,白天棚內溫度保持26℃,夜溫控在10-13℃之間,噴灑吡唑醚菌酯、烯酰嗎啉、撲海因、露娜森等藥劑,防止?jié)穸冗^高所導致的病蟲害發(fā)生。另外打藥時還可根據西紅柿長勢,添加一些含鈣鎂的葉面肥,防止裂果,增加產量和效益。同時,我們也要密切關注天氣,降溫后加蓋防寒膜、棉被,通過多種措施減少災害性天氣對大棚蔬菜的影響。”黃店鎮(zhèn)高級農藝師康欽海指導何啟才如何做好生產管理。
“我以前沒有種大棚的經驗,今年是第一年種秋延遲西紅柿,怎么治理病蟲害、如何管控溫度,都是難題,有鎮(zhèn)里的農技專家給我們指導,放心多了,對西紅柿豐收更有信心了。”周海村大棚種植戶何啟才說。
“近年來,黃店鎮(zhèn)不斷夯實農業(yè)基礎,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做大做強做優(yōu)溫室大棚蔬菜產業(yè),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大棚,手把手向農戶傳授大棚管理經驗和種植技術,并為每戶菜農建立‘蔬菜病歷’,詳細記錄蔬菜種植日期、肥料名稱及施用量、澆灌情況等信息,對癥下藥,因病施救,最大程度減輕病蟲害帶來的損害。目前,全鎮(zhèn)建設高標準大棚2.2萬個,種植面積達3.5萬畝,年產蔬菜40多萬噸,切實讓蔬菜產業(yè)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吃上‘產業(yè)飯’,走上致富路。”黃店鎮(zhèn)農辦負責人王體華說。 通訊員 賈舒 記者 劉衛(wèi)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