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鮑童 本報通訊員 李驍
“紅白事花錢少了,隨的禮錢也少了,積分還能兌獎品,這樣的好事誰不參與……”近日,曲阜市尼山鎮(zhèn)魯源新村幸福超市“積分兌換處”熱鬧非凡,村民正在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50分能兌換一桶洗衣液、200分能兌換一個電飯鍋……在幸福超市內(nèi),清晰地展示著積分制運行程序、積分標準和積分兌換列表。“村里經(jīng)常開展移風易俗、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我每次都參加。”村民徐慧拿著兌換的洗手液、抽紙笑著說。
“兌換的物品雖不貴重,但贏得的是榮譽,傳遞的是文明。”曲阜市尼山鎮(zhèn)黨委委員劉承彪表示,實施文明實踐積分制,能讓每家每戶都成為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支持者、擁護者和參與者。
今年以來,尼山鎮(zhèn)堅持以積分制推進移風易俗,把孝老愛親、鄰里互助、移風易俗、志愿服務等納入積分考核,通過制定評價標準和積分辦法,對群眾移風易俗情況進行積分評定,利用幸福超市、積分兌換等文明實踐載體給予激勵。
“我們在魯源新村、夫子洞、官莊、顏母莊等4個村試點開辦幸福超市,制定并實行《積分制管理辦法》。”劉承彪說,將綠色生態(tài)殯葬、低碳祭掃以及推動紅白事簡辦作為核心內(nèi)容,通過先進典型樹立與物質(zhì)獎勵激勵,促使群眾自發(fā)抵制陋習。
以積分兌換商品,以積分推動基層治理,讓文明創(chuàng)建有“鏡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標桿”可比,引導大家爭做移風易俗的倡導者、踐行者。下一步,尼山鎮(zhèn)將繼續(xù)通過“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的激勵機制,進一步激發(fā)群眾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熱情,讓鄉(xiāng)村治理由“獨唱”變“合唱”,塑造良好的家風民風鄉(xiāng)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