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記者 張莉萍 王龍飛)“辛辛苦苦忙活這一季,最后是賣一半,毀一半。不光不掙錢,甚至還往里搭錢,請人來摘辣椒,一天的人工費要八十元,辣椒集中上市的時候,價格低,賣不出去,更雇不起人來摘,為了不耽誤種植其他作物,就只能早早地拔了秧,任由辣椒爛地里。”4日,薛城區(qū)周營鎮(zhèn)鐵佛村的椒農(nóng)表示,雖然著急,但也無計可施,“我們村的辣椒辣味足、色澤也好。今年辣椒是個豐產(chǎn)年,剛開始村里人看著收獲的辣椒都非常高興,誰知開市后的價格卻給我們潑了一盆冷水——今年辣椒的價格直線下跌,最低的時候甚至賣到0.2元/500g。”
連日來,記者走訪一些大面積種植辣椒的村戶發(fā)現(xiàn),就算是比較受歡迎的本地薄皮辣椒,每500g也只能賣到0.5元的價格,即便如此,收購商仍不愿意上門,不少辣椒因為采摘不及時只能打爛銷毀。從以往的市場行情來看,辣椒每500g可以賣到2—3元,如果趕上“好時候”,很多種辣椒的農(nóng)民一年下來也能穩(wěn)穩(wěn)地賺上一筆,但這樣的行情今年沒有出現(xiàn)。
“這是新品種,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通過過硬的種植技術(shù),基本可以實現(xiàn)錯峰采摘,這一季下來收益還行。”作為“棚二代”的鐵佛村村民張建普連日來都在干一件事——仔細察看大棚里辣椒的生長情況,“按照現(xiàn)在的行情,采摘的時候每500g可以賣到1元多,較其他農(nóng)戶家的辣椒每500克可以多賣0.3—0.4元。可即便是這樣,初步統(tǒng)計下來,今年的收益較往年年份好的時候差不多要少收入三分之二。”說起造成今年辣椒滯銷的原因,張建普坦言,這兩年返鄉(xiāng)種植辣椒的農(nóng)戶明顯增多,使得辣椒的種植面積有所擴大,另外,今年氣溫適合辣椒的生長,畝產(chǎn)量明顯增長
“年景好的時候,像這種大車,一天往外發(fā)個三四車都是常有的事兒,今年行情不好,價格低,掙不到什么錢。”在鐵佛辣椒收購市場,說起今年辣椒的行情,重慶客商陳小軍直搖頭。“就拿今天的收購價來說,0.8元/500g,這意味著什么?我給你算筆賬,通常情況下,小工費、市場租賃費、損耗、運輸成本再加上包裝成本等,每500g辣椒運到目的地就要增加0.5—0.6元的成本,目的地今天辣椒開價1.4元/500g,這一趟跑下來,成本不倒掛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很多收購商都不愿意上門,就怕白忙活,只能進點其他蔬菜,捎帶一些辣椒。”陳小軍說。 |